第一百零四节 铸炮(三)(2/2)
临高启明第一百零四节 铸炮(三):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从这些描述看1840年中国铸炮工匠们所用的工艺和穿越众们所试验性的使用的欧洲在1713年以前的铸造工艺大致相同。但是欧洲的炮匠在150年前所使用的一些很简单的加工手段如泥模的加强筋、泥模焙烧和铁炮铸造之后镗光完全都不知道。
工匠对泥模的制造毫无规范可言尺寸手法完全存于心中火炮的比例尺寸也不甚重视。这些已经远远落伍于时代的技术却是工匠的吃饭本钱被视为“秘法”既没有任何技术交流也没有改进。就这样与时代脱节的铸炮水准之下居然还有多个完全封闭互相保密的“流派”。结果就是造出来的大炮甚至还不如明代的仿制的红夷大炮
龚振麟因为战况紧急前线大炮损耗多需求量极大要这么一月成一批炮那被英国人拆光大炮的虎门各座炮台多少年也补充不上去。他几经试验终于发明了铁模铸炮法。
铁模铸炮法是用铁制造成硬模。铸炮时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是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的;第二层浆液是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的。然后两瓣相合用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金属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以后即刻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泥胚胎膛内自然光滑。
同传统泥模铸炮相比铁模铸炮的优越性在于:铸造出来的炮身品质好里外表面光滑不像泥模那样会让炮身产生气泡。再来就是因为不需辛苦涂制泥模等干燥因此制造速度快且不受气候影响。因为模子可以重复使用生产速度快产量大成本可以压得很低。更大的意义在于标准化制造。标准化制造批量制造出外形、性能几乎完全一模一样的产品这点对于火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同仁们称赞说:“其法至简其用最便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且旋铸旋出不延时日无瑕无疵自然光滑事半功倍利用无穷辟众论之导轨开千古之法门其有裨于国家武备者岂浅鲜哉!”
龚振麟发明的铸模铸炮法早于西方30年这是中国近代少有的一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炮兵小组继续去骚扰木材加工厂让他们先用木头制成阳模然后季无声和展无涯一起进行翻沙铸造铸成铁制阴模这样就可以用来铸炮了。型芯也用铁制内部是空心的两头各有管道用来进水和排水。
当金属液浇入模具后金属液便开始慢慢冷却这时候内模里的水就派上用场了靠近内模的金属液在水的作用下最先冷却凝结成钢而在外层的金属液冷却较慢。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等到整个铸件都冷却完毕后外层后冷却的部分就会紧紧地箍住内层先冷却部分这样整个铸件就会产生一个向内紧箍的力就是有了这个力才使得炮管能够承受更大的膛压。这种内模控制冷却的方法可以有“身管自紧”的效果。
经过身管自紧工艺的身管使用寿命大为延长还能大幅度的减少身管厚度减轻重量增加火炮的机动性。
rodmancasting铸造法的工艺非常简单有了模具之后炮兵小组很快就出了第一门成品这门炮比泥模的要好得多特别是炮身不再需要什么打磨了炮膛的光洁度也大大提高虽然还需要镗光工艺但是对刀具的消耗要小得多了。
为了检测铸造出来的大炮是否符合各项技术参数炮兵小组决定到博铺进行一次试射。炮弹是生铁铸成的实心弹。铸造的时候尽量控制了游隙精度使其不致于差太大。机械组为这两门炮制造了双轮炮架还带了一个弹药前车。看起来很象那么回事。王洛宾去了次农场才把农场的马借出了4匹。但是马到了现场才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合适多马牵引的马具――公路上跑的双轮大车都是单马牵引马具也是直接从原来的时空买来的。虽说马具不算什么高深的学问但是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制造。最后不得不继续发挥资料库的作用从一张照片上找到了答案。
还没等把马具造出来已经不耐烦的海军听说火炮已经铸造完毕立刻派了一艘划艇来运炮。两门6磅炮和炮架被捆在空油桶的浮筏上由划艇拖带着拉到了博铺港。
大炮被安放在博铺的造船厂旁空地上来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海军的人马几乎个个都对这两门黑乎乎的铁炮爱不释手。怎么看怎么可爱海军的一个叫李海平的干脆提议就这么把炮装上船去好了。
“装上船去好了?你看清楚这可是牵引式6磅加农炮地地道道的陆军火炮。”张柏林一看心爱的大炮要給海军夺去马上跳出来制止。
“拉倒吧还牵引式呢你給我来个自行式来?”李海平一脸不以为然“这小破炮海军还看不上眼呢。”
“你说什么?!”张柏林顿时怒发冲冠很想冲上去給他一拳让他看看陆军的力量。
“争什么呢?”王洛宾赶紧过来打圆场“这炮能不能打还是个未知数你们瞎吵吵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