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战局和大唐百姓的热情(1/2)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第二十四章战局和大唐百姓的热情: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影响战争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士气c装备c补给c气候c地势等等因素都有可能让战争的天平随时出现倾斜。
不过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在双方的力量不成正比的时候,不需要太多正面的厮杀,强势的一方靠着结硬寨打呆仗也可以耗死对手。
唐军此时使用的战术就是结硬寨打呆仗的典型战法。
李靖再次调整了战略,完全摒弃了兵部制定的计划,趁黄河雨季涨水,把兰州c霍州的大部分兵力调到黄河西岸,利用地形和水网,在各个渡口建立起坚固的营盘,后方的兵员和物资源源不断运入这些营盘,一副要长期坚守的准备。
此举是要完全切断突厥人东进的可能,逼得他们不得不在黄河以西与唐军对峙或是决战,而突厥人能在饱受战火蹂躏的陇右抢到多少东西?够他们十几万人马消耗多长时间的?
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战争主动权就会转到唐军手里,到时候突厥人是打是撤可就是唐军说了算了。
李靖这样安排前线防守可比李元喆的提议大胆多了,风险也高的多,将绝大多数兵力压前,直接的后果就是后方防守力量被削弱到了极点,一旦唐军整体失利或是某个节点失守,突厥人就可以长驱直入关中腹地,后果不堪设想。
他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弄清楚了颉利这次全力攻唐的原因。
武德九年五月,还在大唐肆虐的颉利收到草原上传来的消息,草原爆发了超大规模的蝗灾,大片大片的草场被漫天飞舞的飞蝗啃的只剩下了草根,同罗部受灾最为严重,为了争夺放牧地,与阿史那部爆发了严重的冲突,回纥部后来也加入了进来,眼看突厥就要陷入内部混战当中。
颉利对东突厥的统治本来就不稳固,要是内部再乱起来,他这个可汗估计就当不下去了,所以他决定立即用大规模的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动员了各部的核心力量全力攻唐,据俘虏交待,颉利为了减小国内的消耗,连续下达了三次征兵令,预计征兵数量在三十万左右,进入大唐境内的十几万人马只是一半的兵力,不久后会有更多的兵力进入大唐。
李靖并没有被三十万这个数字吓到,而是敏锐的看出了突厥内部的问题已经严重到无法养活多少人的程度,颉利拼了命的征兵是为了用大唐的粮食养活这三十万人。
也就是说突厥人看似势大,实际上却是失去了后方支持的浮萍。
不少人认为游牧部落打仗是不需要后方支持的,这就很偏颇了,游牧部落不是没有后方,只是他们的目的是劫掠,对后方的依靠小一些罢了,真没有后方源源不断的支持,仅仅是士兵和马匹的消耗就能拖垮在外征战的游牧骑兵。
李靖明白想要歼灭这些敌人不是简单的事情,正面强攻的时机未到,至少需要等到李元喆和李道宗绕到敌人身后,现在只要拖着就好了。
唐军前锋军到达凉州附近时,先锋军大将马三宝并没有和超过十万的敌人正面硬刚,而是在凉州外围地区的荒原里把队伍分成四个五千人的大队打起了游击,突厥人没办法确定唐军究竟有多少援军,只能选择全力围剿先锋军,马三宝他们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就这么吊着四五万突厥骑兵来回转悠,突厥人攻击凉州的攻势就削减了下来,张公瑾的压力小了许多。
随后抵达战场的李世绩得知作战计划改变,没有去组建防线,而是果断的带兵趁夜色进了凉州城和附近的堡垒,得到五万人的增援,凉州这座兵城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墙高城深,物资储备足够,人手充盈,想要攻下这样一座城池的难度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