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初设经界司(1/2)
大唐官12.初设经界司: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x 杨炎所谓的两税钱总定额是如何来的?其实很简单原本的县乡户口、田亩其实对安史之乱后的唐政府来说就是本糊涂账更别说现在藩镇林立的局面了故而对第五琦、刘晏乃至杨炎所处的时代来说“把税收上来”就是最大的成功。
故而因时制宜杨炎的总税额标准就是州州叠加拿的是过去的数据即“各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打个比方就拿高岳的兴元府来说梁州(府所在州)大历某年给朝廷缴纳的钱谷数最多那这年便恒定为梁州两税的定额以后都得这么多;洋州是大历另外某年最多那那一年的数额就是洋州两税额以此类推如此把梁、洋、利、凤、兴的税额都加在一起便是整个兴元府的两税总额。
说白了陆贽认为两税的总额压根就没个谱。
此外所谓的两税额还是过去把正税和所有苛捐杂税都加在一起的等于是把苛捐杂税“合法化”、“定制化”刚刚推行时皇帝还信誓旦旦昭告天下说两税以外不能再别征一钱可那也只是说说罢了——如今唐朝的税收非常混乱朝廷征完两税地方的藩镇、州郡还要变着花样加征又被胥吏层上下其手漂没部分层层盘剥叠加最后全都转嫁到百姓的头上。
百姓苦不堪言不说朝廷也未见征得多少钱上来这种税制是很僵化的没有什么弹性可言即同样所说的“量出制入”(要花多少咱们就征多少预算什么的是不存在的):一旦遇到重大战事朝廷的两税钱花完那么只能在下一年提高两税钱的总额度多出来的部分又在各层的“关爱”下翻了几番遭殃的还是百姓。
这时陆贽又指出:“大历年间各州人户也好田亩也罢和如今相比变化极大!而各州两税钱却还按照旧的数额分摊使得穷州税多富州税少长此以往穷州因重税更穷富州虽富却不纳税。最后穷州的人户不堪重负只能往富州逃亡或托庇形势户为佃农不再往国家纳税。此刻各地州县只能把这部分丧失的赋税摊派到还留在本地的人户身上称为‘摊逃’、‘加配’。年复一年流亡日重人户负担也日重国家税收却日蹙。最终百姓只能举债纳税以至于卖儿鬻女陛下!这可都是陛下的赤子们啊!这天下岂有父母见赤子嗷嗷待毙而无动于衷者?”
这话确实也震动了皇帝他坐在御座上手不知该往何处安放良久他还带着些怀疑询问殿内的执政说陆九所说的两税弊害是否真的那么严重?
李泌这时点头报告说陕州、虢州有的县因“摊逃”、“加配”人户逃亡非常严重以至于有的县户口所存不足三分之一。
皇帝默然了。
陆贽的这番奏论让沉浸在出击剿灭党项的兴奋里的皇帝被当头浇下盆雪水他也明白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贻害的是国家未来。
过了会儿皇帝说要不这样朕再派大臣为各道黜陟使重新遵照实际情况调整下各镇各州的税额。
殿上高岳忽然转出声音洪亮“陛下此事切不可如此行之!”
“高卿你的意见是什么?”皇帝发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